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柴枫桔 实习生周奕霖摄影报道驰盈策略
再过几天,马睿即将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启技能报国新征程。
22岁的马睿,是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从实训车间的刺眼焊花,到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他用7年时间完成了从“中职生”到“技能强者”的蜕变。
7月初,封面新闻记者在学校校园中见到毕业离校前的马睿时,他刚刚结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入职培训。对于未来,他说:“用焊接本领为祖国的核电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能用技能去实现报国梦,过去7年的汗水就没有白流。”
马睿
中考超重点线却选中职
他用7年时间学本领
2018年,马睿初中毕业,他的中考成绩超过简阳当地的重点高中分数线,原本是可以上高中的。
“离理想的高中学校还有差距。”年轻好胜的马睿本着“选不到好高中,不如去学一门技术”的想法驰盈策略,他决定上中职。
家人也很支持他的决定。马睿的父母都从事技术类工作,“爸妈常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他们都很支持我的决定。”随后,他选择了成都市技师学院,就读于焊接加工专业。
实训车间里,火花飞溅、焊机轰鸣,马睿拿起焊枪,开启了他7年的焊接之路。“别怕焊花,以后你会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他的师父——四川省焊接技能大师陈志兵这样鼓励他。
在陈志兵的集训队,曾走出过4位全国技术能手,其中就有师兄尔基——中核二三建设集团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核级焊工。尔基的经历深深地激励着马睿,他开始精进自己的技术。
1毫米误差的极致追求
他的目标是核级焊工
2021年,凭借出色的技能水平,马睿获得了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焊接技术赛项的机会,并在当年市级、省级比赛中均获第一名。2022年,马睿通过高职单招被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录取。
“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负责核反应堆主管道焊接的‘核级焊工’,这样的焊工被称为核电心脏‘主动脉’搭桥师。”
为了这个目标,7年时间,2000多个日夜,马睿每天早上6点半到实训车间,晚上10点半才离开,有时遇上比赛,甚至要到凌晨。为了保持焊接时手臂的稳定,他还会把铁块绑在小臂上进行稳定性训练;休息时,他还会独自到操场展开体能训练。
马睿在进行焊接训练
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学知识、练技能,通过超10000小时的实操训练,练出了一手异种金属成型的绝活。“就是我一次成型的焊缝,外观检测精度、平整度误差均在1毫米以内,达到核级焊工焊接质量标准。”马睿说。
曾因读中职自卑
如今靠焊接站上世界舞台
曾经,他也会为“中职生”的身份标签感到自卑,但如今,过硬的技能让他挺直了腰杆。
2022年11月,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第十届“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在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这个被誉为“焊接世界杯”的比赛,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焊接竞赛之一。
在大赛学生组难度最高的成品件焊接项目中,马睿夺得一等奖第一名,并获得推荐参加2023德国埃森焊接杯青年焊工国际大赛的资格。次年,马睿与国内另外2名高职院校学生组队代表中国赴德国参赛,与国际精英同台竞技,获得团体铜奖。
2023德国埃森焊接杯青年焊工国际大赛上,马睿夺冠(受访者供图)
在德国比赛期间,他完成了构件17条焊缝的焊接。速度、精度、质量三项标准均在个人赛中排名第一,取得国际一等奖,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国际赛场上。马睿记得,在他焊接时有很多外国选手过来参观。“他们都说‘你焊得很好’,来交流是怎么焊接的。”回忆起来,马睿至今都觉得很骄傲。
提及过去7年坚持的意义,马睿觉得汗水不仅练就了他的一身本领,更让他实现了自我价值,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马睿在实训车间
以生产指导教学
近三年就业率均超95%
去年12月底,马睿获得参加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面试资格,并顺利通过面试。等待毕业上岗的马睿也没闲着,在校指导集训队,他会把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向学弟学妹们倾囊相授。
“我们在中考已经失败过一次了,如果在职校学习技能的时候还不努力,其实就是浪费了自己读书阶段的又一次机会。”马睿说。
记者了解到,马睿所在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以焊接技术为主要方向,以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急需的高水平焊接人才为宗旨。该专业培养出4名全国技术能手,其中毕业生尔基,已经成为中核二三建设集团最年轻的核级焊工、全国技术能手、团中央17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津贴。
“我们学院的材料专业就是技术专精的焊接人才的摇篮,对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电科三十所、中电科二十九所、五七一九军工厂、中核工业集团、成飞集团、格力电器、蜀道集团等企业,为军工、能源、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发展产业输送人才。”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席盈告诉记者,学院会联系专业对口的优质岗位,通过专场招聘会、订单学徒制培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据悉,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包括数控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电气自动化等,学校近三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校以职技融通、工学一体为办学特色,不再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以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作为教学项目驰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