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ST同洲正式完成“摘帽”程序,股票简称由“ST同洲”变更为“同洲电子”金来源,股票代码保持“002052”不变。这一变动标志着这家曾深陷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改善与合规整改,成功解除危机并恢复市场正常交易机制。
根据公告,*ST同洲于6月16日停牌一天,为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做准备。6月17日复牌后,其股价涨跌幅限制由5%恢复至10%,市场流动性显著提升。此次“摘帽”的核心依据源于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实现正值,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彻底消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核报告明确指出金来源,涉及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的事项影响已消除,且公司不存在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情况,符合《股票上市规则》中撤销风险警示的全部条件。
从市场表现看,同洲电子在“摘帽”首日即迎来显著波动。6月17日,股价以11.26元高开,盘中最高触及11.26元,最终收于10.66元,涨幅达4.10%。然而,次日股价大幅回调,跌幅达9.19%,6月19日进一步下探至8.71元,跌幅扩大至10.02%。截至6月20日11时,股价报8.68元,微跌0.34%,总市值缩水至64.75亿元。这一波动反映出市场对“摘帽”消息的短期情绪化反应,以及投资者对后续业绩持续性的审慎态度。
展开剩余46%值得注意的是,同洲电子的“摘帽”并非偶然。此前,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剥离低效资产、强化现金流管理等措施,逐步改善财务状况。2024年财报显示,其扣非净利润转正,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显著提升,资产负债率下降至合理区间。此外,公司还积极与债权人协商,解除部分银行账户冻结,进一步消除退市风险。这些举措不仅符合监管要求,也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行业视角看,同洲电子的“摘帽”案例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借鉴。近年来,A股市场退市监管趋严,多家ST公司因财务不达标或合规问题被强制退市。在此背景下,同洲电子通过主动整改实现“摘帽”,凸显了企业自我修复能力的重要性。不过,市场仍需关注其后续业绩表现。若公司无法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或再次触及退市红线,仍可能面临二次风险警示。
对于投资者而言金来源,同洲电子的“摘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短期来看,股价波动可能带来交易性机会;但长期投资仍需关注公司基本面,包括业务转型进展、行业竞争格局及管理层战略执行力。毕竟,撤销风险警示仅是第一步,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才是企业真正的考验。
发布于:河北省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